结核病的症状 引起结核病的主要因素

2017-07-08 12:26 来源:网友分享

一、结核病会有哪些症状

  一、结核病的全身症状

  1、全身乏力,没做体力劳动也感到疲倦,休息后也不恢复。伴有食欲不振、失眠。

  2、午后低热是结核病最显著的发热特点,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多见于轻型结核病。部分患者体温达39℃,多见于急性、重症结核病人,如血播型结核病或干酪性肺炎。部分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多见于慢性排菌者。

  3、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称为盗汗,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也是结核病的中毒症状之一。

  4、原因不明的月经不调或闭经。

  5、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6、结核超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

  二、结核病的呼吸道症状

  1、咳嗽、咳痰为常见症状,反复出现,多为白粘痰,合并感染时可为脓性痰。少数病人可以咳出干酪样物质。合并感染时咳嗽加剧,咳痰增多。支气管结核患者可有剧烈、频繁的咳嗽。

  2、咯血为肺结核常见症状,一般是痰中带血,肺部病变进展,侵蚀邻近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可发生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当累及大血管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咯血量大,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或窒息。也可出现中量或大量的咯血状。

  3、一般胸痛部位较为固定,并为持续性胸痛,深呼吸或大声说笑、咳嗽时胸痛加剧,说明病灶邻近或侵犯胸膜。

  4、肺部组织受到广泛而严重的破坏,或有广泛的胸膜粘连,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二、引起结核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一、影响结核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2)年龄

  国内最近的几次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下年龄的人患病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然后又转为平缓增长,到70岁达高峰,此后又下降。

  (3)性别

  研究结果发现,20岁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0岁以后则是男性高于女性,由此可以看出,年龄和性别都对结核病的发病、患病有一定的影响。

  (4)职业

  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从事粉尘作业者患矽肺(现称“硅沉着病”)的多,而矽肺患者很容易患结核病。

  (5)药物

  药物和其他疾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常常会造成隐性结核的发生,如有哮喘病长期用激素的入、脏器移植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人、恶性肿瘤手术后进行化疗的人都容易得结核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后,都容易得结核病;恶性肿瘤影响淋巴细胞免疫的人,如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等病的患者也容易患结核病。

  (6)其他

  营养不良、过度劳累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人口和移民由于生活不安定、营养差、劳累、居住拥挤也易患病。

  二、引起肺结核的主要原因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等症状。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那么,引起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原发型肺结核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灶,约90-95%发生在肺部,吸入感染的结核菌经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而达到肺泡,在肺部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形成渗出性炎性病灶,称为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结核菌可通过血管壁侵入肺间质,进而侵及肺实质形成粟粒大小的结节。

  3.继发型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肺结核,多见于成人,所以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

三、如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1. 及早发现新发病人

  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发生在病人未被发现并进行治疗之前,1名结核病患者(即传染源)平均可传染15人。因为在未发现患病前,新发病人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手段,在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接触者就容易被结核菌感染。因此,预防结核病的首要措施是尽早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新发病人。

  2.进行彻底治疗,缩短传染期

  对病人进行彻底治疗,缩短其传染期。因此,对病人进行彻底治疗是有效进行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措施。

  3.让感染结核菌者减少发病

  约有10%的感染结核菌者可能发生结核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的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1)。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

  2)。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又如艾滋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①戒烟。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吸烟引起的咳嗽、咯痰还容易掩盖肺结核症状,影响肺结核的及时发现和治疗。②限酒。大量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同时酒可损伤肝脏,一旦患结核病,可增加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毒性而影响治疗。③避免长期熬夜。

  4)。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的成员。

  4.防止结核菌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①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人人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②结核病患者的痰应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处理。③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或戴口罩,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大声说话。④病人所用痰盂、床单、枕巾、被罩、口罩、手绢、衣服、餐具和洗漱用品应经常消毒和清洗。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结核菌容易在通风不良的较密闭环境(如冬季居室内、拥挤的集体宿舍或工棚)中传播。因此要养成定时开窗通风的习惯,尽量让日光进入室内。

  3)。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源。对排菌肺结核病人应进行隔离,病人不要到拥挤的人与人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发现肺结核病人,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病人最好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者要分床睡。

四、结核病患者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

  1. 痰涂片 痰涂片抗酸染色快速简便,一般涂片阳性肺结核诊断可基本确立。但随着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发病率的增加,需排除。

  2. 结核菌培养 除了能了解结核菌有无生长繁殖能力以外,尚可用作药物敏感试验及菌型鉴定,结核菌生长缓慢,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一般需要4-8周才能报告。培养虽费时,但精确可靠,培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对复治结核病或者怀疑有耐药的的结核病尤为重要。

  3. 结核菌基因检测及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使所含微量的DNA得到扩增,该方法快速简便,并可鉴定菌型。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及胸CT对发现发现肺内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有无空洞非常重要,尤其是胸CT对发现微小病灶或隐蔽性的病变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了解病灶的恢复情况。

  结核菌素试验 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我国从人型结核菌制成PPD(PPD-C)及从卡介苗制成的BCG-PPD,纯度均较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皮内注射0.1ml(5IU),72小时观察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如果直径≥20mm,或局部出现水泡或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呈强阳性反应常表示活动性结核病。

  三、其他检查

  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可伴有贫血,重症结核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或类白血病反应。血沉增快常见于活动性结核病,但无诊断价值。对于痰菌阴性的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具有辅助诊断价值。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发现支气管结核、吸取分泌物、或做病原菌或脱落细胞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有重要意义。

  经过了上述检查,一般就可以确诊结核病了,不过也有少数的病例不能从这些检查中确诊。但是大多数人是可以由这些检查来诊断的,检查结果会被医生当做依据来分析制定治疗方案。大家最好平时就要注意预防,如果实在不幸患了此病也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毕竟结核病不是什么小病,它的危险性不容小觑。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