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14:44 来源:网友分享
都说中国人最会吃,但还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有口福遍尝美味,有些人在吃过某种食物后,会出现肠胃或皮肤不适,这并不是过敏,临床上这种“遗憾”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而对于吃货们来说,这种遗憾真的是太痛苦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食物不耐受不等于食物过敏。
一半中国人对牛奶不耐受
说到不耐受,最熟悉的就是牛奶了,有些人在饮用牛奶之后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这就是不耐受的典型情况。
数据表明,由于遗传基因与种族的关系,有50%左右的中国人身体里都缺乏一种叫乳糖酶的东西。乳糖酶的活性不够,就消耗不了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甚至腹痛,对于牛奶的不良反应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乳糖不耐受。
除了牛奶,还有部分人吃了比较多的冷冻的海鲜过后,身上会起痒痒的红疙瘩。另外,像辣椒、韭菜等自身含有刺激性的食物,会让人食用过后产生胃肠道的刺激症状,或者腹泻。但这种腹泻不是病菌导致的,只是吃辣太多刺激了胃肠道产生的耐受不良。
和食物过敏不是一回事
即便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但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并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发病机制并不一样。食物不耐受与身体的免疫系统没关系,它只是身体出现的不良反应。
就拿海鲜来说,真正过敏的人哪怕只喝了一点汤,闻了一点味道,身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吃再新鲜的都不行。
而食物不耐受是,只要吃新鲜的刚从海里捕捞回来的、活的海鲜,再控制好数量,大部分人是不会耐受不良的。之所以不耐受,往往是因为海鲜不新鲜了,蛋白分解产生了组胺、酪胺和一些血管活性胺,是它们让人吃后产生了痒的感觉。
另外从检测上来说,食物过敏者可以通过病史、皮肤测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由医生综合判断进行诊疗。
不耐受不等于完全不能吃
让身体耐受不良的食物这辈子真就碰不得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常常听有些人说“我不能吃这个”、“我过敏”,一方面是这种食物确实让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这主要是没掌握好吃法或量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来自医生与自我心理的误导。不是变态反应科专业的医生,可能会在诊断时将关联性不强的症状相对应,告诉患者禁食。而患者在食用时也会主观地认为自己吃不了,由心理导致身体上的不适。
对于食物不耐受来说,除非严重不适,其他只待症状消除即可,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症状明显或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时只要记住这个让你耐受不良的食物,下次不吃或少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