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09:58 来源:网友分享
生理变化
①老年人牙齿部分或全部脱落,咀嚼功能减弱;
②老年人味蕾数目明显减少,味觉减退,对食物刺激的敏感性降低,食欲下降;
③老年人食管、胃、肠黏膜变薄,肌纤维萎缩,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便秘、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疾病,进一步影响了老年人营养物质的摄取;
④老年人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约40%的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减少而出现口干,这不仅影响了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还增加了口腔感染或溃疡的风险;
⑤老年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数目减少,绒毛活动减弱,肠壁血管硬化,小肠供血减少,主要表现对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A、胡萝卜素、叶酸以及脂肪的吸收减少,营养物质缺乏的危险性增加。
精神因素
老年人常因退休产生失落感,或因丧偶、孤独或儿女不孝等不称心事件情绪低落,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紊乱。
慢性病
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应限制某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在患有慢性病的情况下,机体的代谢产物会加重疾病的进展,需要限制某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如普通慢性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肝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等。
长期使用药物
长期使用药物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老年人常因多病共存而服用多种药物,长期服药会影响食欲及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玉米
玉米不能算是蔬菜,因为它含有许多淀粉,热量较一般蔬菜高,因此在营养学上,玉米被归类为主食类。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纤维质。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血胆固醇并软化血管。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山药
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
山药还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
番薯
番薯有很强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延缓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番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等容积性排便物质,可谓“肠道清道夫”。
燕麦
燕麦健康主食的另选,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燕麦中含有丰富的燕麦纤维,是其他谷物中找不到的。因这种纤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因热含量低,既有利于减肥,又更能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对食疗的需要。
老人要选择正确的保健养生方式,不妨试试喝好“三杯水”,远离疾病保健康。
1、晨起空腹一杯水
起床后,可空腹喝一杯水,因为睡眠时身体出汗和尿液分泌,导致人体损失了很多水分,起床后即使不感觉口渴,但体内仍会因为水分缺乏而导致血液粘稠。因此,起床后一定要喝一杯水慢慢补充水分。
2、睡前一杯水
当人们睡熟时,呼吸,汗腺仍然在排出水份,当体内水份减少过多时,血液粘稠度增高,睡前一杯水,可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容易发生在秋冬凌晨的像心绞痛,心肌梗死这类疾病。
3、运动后一杯水
老人在运动后,应特别注意补充水份。运动时汗液带走电解质,且消耗较多能量,若不注意,运动后极易发生低血糖,严重甚至引起晕厥。因此,运动后,建议老人们根据实际情况适量饮用淡盐水,淡糖水。
1、清晨空腹先饮水,上午可安排两次饮水,如9点左右一次、11点左右一次,下午也可根据活动安排两次饮水。
2、晚上不要为避免夜尿太多而一口不喝,因为夜间皮肤的蒸发、出汗、呼吸都会让体内水分丢失,可以喝200毫升左右的水。
3、运动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补水,出汗多时,除喝水外还要注意补充点钠钾。
4、喝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
5、糖尿病患者也要适当多喝水,但青光眼、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不要多喝。
6、不饮用储存过久的水。长期饮用储存过久的水容易使人得病,这是因为,储存三天以上的水,细菌会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大量进入人体后能引起中毒,使血液中红细胞失去带氧作用,致使组织缺氧,出现皮肤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严重者还能致死。
7、猛喝暴饮不可取。一些老年人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后,喜欢猛喝暴饮,这种“急灌式”的饮水方法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骤然下降,导致心跳过快,产生心慌、头晕,心脏病患者更易导致危险,还会突然冲淡胃液、损伤胃黏膜,影响食欲及胃消化功能。同时,补水速度过快,水分一时难以被机体组织正常吸收,既不能有效地解渴,还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心律、血压失常。
8、饭前、饭时和饭后不宜大量饮水。老年人用牙齿咀嚼食物时,口腔会分泌唾液与食物碎末搅拌,唾液有消化食物的作用。食物进入胃以后,胃液、胃酸又发挥更大的消化作用,物质营养才被人体所吸收。如果在这三个时间大量饮水,显然会冲淡唾液和胃液,削弱食物的消化作用,造成消化不良,影响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