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5 12:14 来源:网友分享
艾灸是中医疗法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日常生活中广大朋友作为预防保健调养身体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点燃艾灸条对穴位进行局部刺激,温经散寒,调节人体的经络气机,调节免疫,起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作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导致寒性体质的人越来越多,通过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调畅气机,逐渐改变人的体质,还可以美容养颜,延年益寿,效果显著。
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也可以将灸条直接点燃放进灸筒,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详细方法:
1、首先将艾条外面的一层包装纸撕掉,再将艾条点燃。
2、将温灸棒拿在手中,水平将艾条放进温灸棒里。
3、放进去之后将温灸棒直线状拿着,然后在有弹簧的那一头往下按一按,艾条就会下去温灸棒可以滚动的那部分。
4、完成以上步骤后,烟会从小孔里面冒出来,这是就可以开始温灸了!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灭。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6、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用法简便易操作,效果极佳。但艾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造成意外。选用艾条要用艾味清淡,火力温和持久,渗透力强的,不仅可以增加艾灸的疗效,还可以增加艾灸的安全性。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温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不可直接饮用冷水或者饮料,不可食用生冷的寒性食物,温灸后一个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不要洗澡,注意保暖。
一、 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二、 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三、 小便多
四、 拉稀: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五、 咽喉肿痛、牙痛等
六、 发烧: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七、 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
八、 头晕耳鸣眩晕
九、 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十、 妇科疾病
十一、 排寒: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同时配合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
十二、 灸后上火
十三、 灸后有水泡
十四、 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