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8 08:45
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1.平时要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 手癣和足癣,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手足多汗和损伤,往往是脚癣或手癣最多见的诱因之一,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如果是患者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因为这些饮料激惹汗腺的分泌与排出,给表皮霉菌的易感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3.晚上洗脚或洗澡后,要揩干趾缝间的水分,扑上消毒撒布粉(薄荷脑0.1克,麝香草酚碘化物2克,硬脂酸锌4克,碳酸镁2克,硼酸15克,滑石粉加至100克),目的在于尽量保持各趾间的干燥,以防止表皮霉菌的再感染。
4.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是传染足癣的主要地方,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
5.洁身自好,不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不使用他人内衣、内裤及洗浴用品。
6.经常换洗内裤,并保持外阴部清洁,经常洗晒衣被。
7.减少出汗,促进股根部蒸发作用。尽量保持会阴部干燥,穿宽松合适的贴身内裤,勿过紧。
8.如患有灰指甲、鹅掌风、股癣,应积极治疗,以防经手传染于阴股部。
9.治疗手足癣可以用涂抹于患处,一天涂抹次数不少于8次,涂抹之后尽量不要用水去冲洗患处,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注意个人卫生,这样效果会更好。
护理诊断:
(1)足癣根据皮肤形态分为水疤型、擦烂与鳞屑角化型。自觉发痒,发生皲裂时可引起疼痛。足癣可反复发生,不易治愈,也可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搔抓及用药不当可引起湿疹样改变。
(2)手癣皮肤损害主要为水疤型和鳞屑型,常单侧发病于手指端屈侧,表现为小水疤、干燥脱屑、粗糙增厚,并逐渐扩展至手掌心及邻近手指及甲板,自觉发痒。由于摩擦及化学刺激可继发湿疹样改变。
(3)甲癣真菌自甲缘或甲侧侵入,向内蔓延,使甲变型、增厚及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或污黄色,无光泽,本病系由手癣传染而来。
护理措施:
(1)防止自身感染,避免搔抓。脸盆及脚盆应分开使用。拖鞋、浴巾用后消毒。
(2)外用足粉时,应先清洁患部,然后将皮肤擦干。涂抹糊状药剂时,应先将糊剂涂于纱布上,再贴于糜烂面。外用药期间,如局部出现红斑、水疤及痞痒时,常为接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处理。
(3)甲癣用药前,先用凡土林软膏涂于甲周,保证正常皮肤不受药液侵害,再用药水涂于甲表面。
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现在大家是否对于长手足癣疾病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都已经了解了吧,手足癣疾病的出现给患者朋友们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为此我们大家对于手足癣疾病的出现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温馨提示:
常洗双足和鞋袜,经常扑撒足粉,保持足部干燥与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