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08:27 来源:网友分享
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包括软组织(如黄韧带肥厚、后韧带钙化等)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由于椎管狭窄造成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压和刺激从而引起椎管狭窄症的发生。1803年Porta最先注意到椎管管径缩小是椎内神经受压的一个原因。1910年Sumita首先记载了软骨发育不育者的腰椎管狭窄症,其后Donath和Vogl相继描写了本症。1953年Schlesinger和Taverus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1954年Verbiest和1962年Epstenin先后提出因腰椎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所引起的神经并发症。1964年Brish和1966年Jaffe等描述了间歇性破行与椎管狭窄有关。
椎管狭窄症一般分两大类:先天发育性(原发性)和后天继发性椎管狭窄症;按狭窄部位可分为:颈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胸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为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管狭窄症常归于脊髓型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较少见。按解剖部位分为中央型(主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神经根孔狭窄。
颈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本病症状发展缓慢,早期可有头晕,手麻等症状,当压迫刺激脊髓后逐渐出现双下肢的麻木、无力、发软(踩棉花感)、皮肤感觉减退、走路不稳,甚至瘫痪,大小便失禁。
椎管狭窄症胸椎管狭窄症大多数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隐匿起症,逐渐加重,早期仅感觉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无力、发僵、发沉、不灵活等,休息片刻又可继续行走,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这与腰椎管狭窄症中常见的以疼痛、麻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显著不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踩棉花感、行走困难,躯干及下肢麻木与束带感大小便困难、尿潴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腰椎管狭窄症早期表现为腰痛、腰胀、腰紧束感。随着疾病的发展,腰部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并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无力、发凉、皮肤感觉减退、甚至肌肉萎缩。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路50-100米后必须下蹲或弯腰休息一会方能继续行走,行走一段路又出现跛行)。后期出现下肢、腿部肌肉萎缩、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一般以中老年为发病高发期,是因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溢出而压迫、刺激神经、血管、脊髓等产生的临床综合症。
腰椎滑脱症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位置改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可以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两种,前者也可称为先天性滑脱,是因椎弓根发育不全、峡部不连接引起的滑脱。后者常因外伤劳损椎间盘突出造成的椎体不稳。
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是腰腿疼和下肢行走无力的常见原因。引起的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人进入中老年后,腰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韧带增厚导致神经周围空间变小而受压,患者行走过程中,出现腰腿疼痛和下肢酸困、麻木、无力、跛行,而不能远距离行走,严重者行走几十米就很困难,患者往往需要蹲下休息一会儿,方可继续行走,然后仍需蹲下休息,能够继续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这是因为,直立行走时腰椎管的空间是变小的,此时神经受压加重,神经缺血加重。但是患者骑自行车不受影响,可以骑较远的路程。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确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表现方能确立。单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或单纯根据影像学表现均不能确立诊断。日常生活中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的治疗,主要有2个 方便,保守治疗和积极的预防保健按措施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有 休息、理疗、按摩、服药以及使用一些医疗器械如腰痛治疗带等在治疗的同时对腰部有很好的保护和固定作用关键是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便,直接戴上工作休息都不影响等。绝大多数病人通过保守治疗是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的,其次是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积极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如下:
(1)腰的保护:睡床要软硬适中,避免睡床过硬或过软,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风、寒侵袭,避免腰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劳损。
(2)腰的应用:正确用腰,搬抬重物时应先下蹲,用腰时间过长时应改变腰的姿势,多做腰部活动,防止逐渐发生劳损,因工作性质而用腰过度或已产生轻度劳损时,应早用腰痛宁胶囊等药物,避免劳损进一步加剧,而最终引起腰椎退性改变。
(3)腰部保健运动:坚持腰的保健运动,经常进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动,使腰椎始终保持生理应力状态,加强腰肌及腹肌练习,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强,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对腰的保护能力加强,防止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对不典型的病例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同时应避免着凉与过劳,以促进神经刺激之症状恢复。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典型病例,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以全椎板截除,彻底减压为主。所谓彻底减压是指在截除椎板时不但要够高够宽,而且要解除椎体后部(椎管前部)和侧隐窝的增生骨质,以便彻底解除马尾及神经根的一切压迫。
术前护理
(1)同骨科常规术前护理。
(2)对于疼痛、肌肉无力、感觉改变不严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明确诊断。病人可卧床休息、理疗、下腰部的保护训练、纠正姿势、局部封闭治疗。
(3)锻炼包括脊柱的屈曲肌群,即腹肌的锻炼。让病人做仰卧起坐,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可以让病人无论站、坐、行走或卧床时均采用屈曲位姿势,有助于减轻症状。椎管狭窄伴有运动障碍的病人应嘱其卧床,尽量减少下地活动,以免摔倒。
术后护理
(1)同骨科常规术后护理。
(2)体位护理:一般卧床3~4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3~5h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视病人体质1~2h按摩1次,每次5~10min。翻身时由护士协助病人,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一般平卧2~3h,侧卧15~30min。
(3)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麻醉消失后以钝形针尖如回形针尖轻触病人双下肢或趾尖皮肤,观察有否知觉或痛觉,同时,协助病人主动或被动训练足趾,3次/天,每次3~5min。术后一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腰背肌锻炼时禁止做三点、五点、小燕飞锻炼。可做俯卧位下肢后伸锻炼。
(4)术后2周佩戴支具下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