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9 11:56 来源:网友分享
1、热疹(或称痱子),为赶过皮肤外面的斑丘疹,或瘙痒性红色疹,见于衣服覆盖的皮肤。常因汗腺导管堵塞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口服相关抗生素治疗,加用抗组胺药,皮肤涂擦洗必泰霜或1%水杨酸溶液(每日3次)以止痒。
2、热水肿,是因为肢体皮下血管扩大和组织间液积聚引起的四肢皮肤或手足肿胀。热水肿常呈自限性,很少跨越数周。治疗包括抬高患侧肢体,严重者应用加压袜。应避免应用利尿药,以防加重血容量不足。
3、热痉挛,在气温高、出汗多时,患者常表现为下肢腓肠肌和腹部肌群痛性痉挛,持续数分钟缓解,常见于运动或体力劳动时代。中间体温正常或升高。平日与炎热气象大量摄入低渗液体引起稀释性低钠血和通气过度有关。治疗包括歇息和口服电解质溶液或静脉输注心理盐水。口渴或出汗多的病人,应饮用含有电解质的平衡溶液来弥补丧失的水分,不要大量饮用凉白开水,以防引起体钠缺失。
4、热衰竭,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肌痛、无力、多汗、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或竖立性低血压,中间体温升高或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表现。发病与体液和体钠丧失过多有关。应将患者安置于有电扇或空调的房间,使室温保持在25 ℃~26 ℃,卧床歇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口服电解质溶液或静脉输注心理盐水,弥补多种水溶性维生素。这种病人在症状缓解前要进行密切观察。
5、热晕厥,炎热气象里,常因为周围血管扩大、血管舒缩张力降低或血容量不足引起,表现为低血压、虚脱或晕厥,常见于老年人和热情况适应能力差者。就诊时有的病人可有竖立位低血压或心动过速。对患者要进行周全检查,以除外心脏、神经或其他严宿疾变引起的晕厥。经卧床歇息和口服或静脉补液后,大多半患者可较快恢复。
1. 中暑症状根据轻重度有所差异。
一般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我们身体会给不良反应:轻微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口渴、心跳略快等。
2. 出现中暑前症状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摄入水分,还可以冲洗面部降温。
3. 轻度中暑时体温开始上升(在38℃以上),口腔发热,面色泛红或苍白、汗流不止、皮肤湿冷。
4. 轻度中暑时可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5. 严重中暑也叫热衰竭,开始犯恶心、呕吐;皮肤变凉,过度出汗;腹部或肢体出现痉挛现象;患者昏迷,高烧甚至休克。
6. 发生严重中暑时,做急救处理后应尽速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7. 预防中暑,老年人、孕妇等人群应减少外出。其他人群应做好防晒防暑工作,多饮水。
误区一:白天室外才会中暑
不少人会疑问,老人在家没出门,怎么会中暑呢?中暑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所致,炎热的夏季,即使在夜间,一些老房子通风不良,部分老人担心空调浪费电或没有安装空调,也同样会导致中暑。
误区二:天热才会中暑
生活中一些坐月子怕风的陋习,以及一些感冒发热用被子捂汗的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机体影响散热过程,导致体内热量短时间急剧增加,都可能诱发中暑。
误区三:中暑昏厥急救-掐人中
近日武汉街头,一交警中暑昏厥,其同事架着他,同事掐人中急救的照片在微博上流传。掐人中毫无急救作用并且导致失去意识的伤者气道更加不通畅,有潜在风险。
误区四: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是预防和治疗中暑良药
中暑是机体脱水、电解质丢失、散热障碍,应该根据致病机制相应处置。阴凉、冷水、风扇降温,补充电解质饮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所谓的这些神药治疗作用甚微,甚至潜在的不良作用。例如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成分就可能加重脱水,增加中暑损伤的易感性。
误区五:中暑发热,口服退热药降温
中暑在大量出汗之后,出现体温调节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而所谓退热药会进一步造成多汗,加剧水电解质丢失,从而加重病情。中暑发热应采用物理降温手段,严重热射病可将患者浸泡在凉水中,直到神志清醒后再离开并补充水和电解质。
误区六:中暑多汗,大量饮水
炎热夏季,室外工作和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同时会伴有电解质丢失,此时单纯大量饮水,会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因此,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服用补液盐或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误区七:中暑物理降温,酒精擦拭
中暑患者应避免含酒精饮料,同时也不可用酒精擦拭皮肤降温,因为酒精可经皮肤吸收,给患者带来更大损伤风险。喷雾、喷洒冷水、风扇,甚至浸泡冷水中,都是可选择的物理降温方法。但应警惕过度降温可能导致低温症。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