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冬令用中药进补 首选3种贵药材哦

2017-06-16 09:45 来源:网友分享

  进补的分类
  从方法分,进补分为精神补益、饮食补益、药物补益、按摩补益和艾灸补益等。
  虚证有不同性质和表现,从气血、阴阳方面分,虚证可以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从脏腑分,又各有不同。针对虚证补益的不同作用,分为补阳(又称壮阳)、补阴(又称滋阴)、阴阳双补,补气(又称益气)、补血(又称养血)汽血双补等;针对脏腑的不同虚证,有益肾、健脾、补肺、养心、养肝等之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虚证往往不只表现为一种,虚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变,所以补法也就不完全一样,但总还是离不开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补益。
  据体质来调理
  什么是“体质”?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身体的素质”。在临床上,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层的人,像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中壮年、老年人,都各有进补方式。但是,现代人由于饮食与生活方式各有差异,即便是同样“生理年龄”的人,也会呈现不同的健康状况,因此,决定进补前一定要洽询中医师,让医师依据个人体质等因素,开立处方,并调整药材的剂量。
  冬天中医养生的5种常见药材
  干姜,其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它同属温补药材,具有温经止血及温中止痛功效,以及兼具温肺作用,可用来化痰止咳。
  玉桂,其味辛甘,性热,归脾、肾、心、肝经,且具温补肾阳、温中逐寒、散寒止痛等作用,可治疗腹痛。
  蜀椒,又名川椒,乃花椒的成熟外皮,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有温中止痛的功用,能治脾胃虚寒。
  胡椒,属辛热,归胃、大肠经,可治胃寒。
  丁香,性味辛,属温,归脾、胃、肾经,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及温肾助阳。以上五种药材均属于温补性质中药,于冬天应用,能够温中御寒,但用药前必须先请教注册中医的专业意见。
  人参:
  人参适用于身体虚弱者、呼吸气短者、走路气急者、盗汗肢冷者、咽于舌燥者、神疲乏力者、失眠多梦者、食欲不佳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肝阳、肝肿瘤、慢性肾炎、心肌炎等患者;红参补益脾胃,补气补血补阳均可奏效,但阴虚火旺者和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脚不暖、头昏体倦、四肢乏力、关节酸软、气血不和、年老体衰和妇女贫血等;西洋参适宜人体肝火旺、口腔生热疮、阴虚阳亢、便干尿赤等患者,可补阴生津,有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效。
  阿胶:
  阿胶又叫“驴皮胶”,被称为“补血圣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等功能,适用于血虚引起的脸色姜黄瞧悴、头晕眼花、心烦失眠及妇女月经过多、妊娠出血(先兆流产)等。由于阿胶尚具有滋阴润肺作用,故又能治疗碉虚肺燥之干咳无痰、痰少或痰中略带血丝、咽喉干燥、面部潮红、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舌淡苔薄白等症。
  鹿茸:
  鹿茸历来是名贵滋补品,能增强免疫力,抗疾病抗衰老,老年人每年冬季适当服用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能补肾虚,益精血,强筋骨,用于肾阳不足、畏寒乏力、阳痿滑精、尿频遗尿、女子不孕、产后虚弱等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养生知识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